心理咨询为什么要收费?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遇到点问题,和你聊聊天说说话,为什么要收费呢 ? 专业的心理咨询是一项有偿服务,是一定要收费的,不然就是不专业的心理咨询而是聊天啦,之所以要收费,主要有以下理由: 1、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非常认真投入地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师的付出是一种专业技术性非常高的特殊劳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脑力,收费咨询是来访者尊重咨询师,更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2、咨询获得效果的重要前提是,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相信心理咨询能给自己带来帮助,付费咨询是信任的最好表达。
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 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案例分析: 事件:两个学生A、B在某次考试中都没有及格,但获得了同样的成绩,学生A认为这次考试中自己没有发挥真正实力、考试前复习不够完善,才致使这次考得很差,所以产生了内疚的情绪,并下定决心好好努力复习,制定复习计划; 而学生B却对该科目毫无兴趣,考试没考好也毫不在意,所以并没有产生失落难过的情绪,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并不会去改正自己的不足和态度。 结果:在同一情景下,两种不同的态度和看法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同学A表现出来的是积极情绪,制定计划下次考更高的分;同学B表现出来的是淡漠,无所作为。 那怎么破?找到不合理信念B 1.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2.过分概括的评价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 3.糟糕至极的结果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非常可怕和糟糕。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念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最后一步: 利用情绪ABC理论调节: 1.察觉引发自己情绪的事件; 2.探寻自己对事件的认知; 3.调整不合理的信念,去绝对化、去过分概括化、去糟糕至极化; 4.若引起不良情绪,需要从认知入手,积极调节。
常见误区一.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 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婚姻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职业选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正常人生活的一部分,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他们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动机。
1、我们要先找到孩子学习不好或不愿意上学的原因有哪些? a孩子的健康问题怎么(看看孩子是否患有身心疾病,比如注意力缺陷、多动、抑郁症或社交障碍等) b有没有学习压力、成绩方面的问题:是不是由于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导致的 c关系:权威关系(父母 老师)人际关系(同学和伙伴) d孩子厌学也有年龄特征,家长需要注意不同年龄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处理,不同成因所导致的厌学现象,重在培养。 2、厌学情绪是哪来的? 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当作一件痛苦的事情,这就是厌学情绪的表现。 导致厌学情绪有很多原因:环境的,学校的,家庭的,孩子自身的等,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要求不要过高,也不要走极端(也就是不管和管的过严)要关爱,支持、理解、引导孩子。 情绪是会变化的,只要找准原因,正确疏导,厌学情绪是会消失的,甚至会转变成学习的动力! 3、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爱学习? 我们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过早,也不能过难。不能提前,不能拔苗助长,孩子在什么阶段学什么内容,不然他会出现烦燥,消化不良,会出现情绪的抵制,出现厌倦,不愿去学习。我们还是要按照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孩子学习,这些都是经过科学研究之后发现的规律,按照规律去办,孩子才会降低出现问题几率,假如你非要认为你的孩子与众不同,他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问题;培养孩子学习要寓教于乐,劳逸结合,不能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要以为这个学习很重要,这个老师讲的特别好,然后就给孩子不停的报很多很多的班,如果占用了孩子过多课余时间,孩子就不可能产生那种自由自在快乐的情绪。 如果发现孩子有很严重的厌学情况,还是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去解决,不要形成心理疾病!
什么是原生家庭呢,字面的意思是原本出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我们大部分人有两个家庭,一个是小时候出生的家庭,另一个是你结婚以后组建的家庭,这个家庭也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幸福的人用童年疗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疗愈童年,可见原生家庭会影响人的一生,具体有哪些影响呢1、如果父母对我们“感情忽视”、“凌虐”或“错乱”会让我们认为自己不配被爱,对他人报有成见和惧意等,那会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2、面对父母过严的控制和斥责会让孩子产生自卑,自我价值感低,不自信等性格特质,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创伤,如果没有疗愈,那很可能就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悲剧,就像我们的内在,住着一个伤痕累累的小孩,那你就会以这个内在小孩,来尽你为人父母职责了。你不是做出了当年,你父母对你所做的,就是做出正好相反的事。不管用的是,这其中的哪一种,你总是努力求好,要做那名受伤内在小孩所期望的好的父母。病态的一百八十度转变,仍然是病态。就像很多人说,我一定不会像我父母对待我一样对待我的孩子,但到后来你会发现你就是用你父母对你的方式在对着孩子。如果你不想被原生家庭所束缚,不想把伤害传递给你的孩子,那一定要重视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我们用20年的经验和案例与您分享,想了解更多心理问题的,可与我们联系
小天使心理咨询中心新中国式家长学堂D模块第十周课程 1、人生是否幸福,85%跟你的内在小孩有关。 2、受伤的内在小孩——可以归结为我存在意识的丧失,每个孩子都迫切的需要知道:他的父母很健康并且能够照顾她;对他父母而言,他十分重要。 3、每一个人都需要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是整合你的人生,发掘你的自信、潜力与爱,真正地成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成年人最快的一种方式。 4、当你开始将能量转入内在,开始爱你的内在小孩的时候,你已经为这个世界做出了最大
当孩子出现某些心理或行为问题时,比如叛逆不听话、厌学、网络成瘾、亲子关系敌对、抑郁等,总有家长只想着给孩子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甚至要给孩子服用精神药物。单纯“治疗”孩子、给孩子服药,会给孩子再次伤害,尤其服用精神药物对孩子危害极大(当然达到疾病的程度,一定要遵医嘱,不要私自调)。未成年的孩子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是孩子的问题吗?,根源是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家长自身等出现了问题,需要接受“治疗”的是我们家长,我们不改变,只想改变和希望孩子改变是没有效果的,一句话,孩子出现问题,家长要先治疗!!!